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GROUP NEWS

想要搞懂铁矿石?来看看专业机构是如何分析研究它的

发表时间: 2018-01-25 │ 点击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铁矿石价格的分析方法。文中,我们首先对铁矿石的工业属性和供应格局进行简要介绍;接着,我们说明了市场上分析铁矿的主要方向,包括:成本、政策、产量、下游需求、替代产品以及产品库存等方面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最后,我们举例说明了一些高频数据对铁矿价格的影响逻辑和方向,主要包括供应分析中的到港和发货、需求分析中的高炉开工、钢厂日耗和疏港量、库存分析中的厂内和中高粉占比、远期美元货的溢价、烧结矿粉配比、基差、汇率、贸易商集中度以及钢厂利润等。

  铁矿石的工业属性以及供应格局

  铁矿石是指存在利用价值的、含有铁元素或铁化合物的矿石,几乎只作为钢铁生产原材料使用,生产1吨生铁约需要1.6吨铁矿石。根据物理形态不同,铁矿石分为原矿、块矿、粉矿、精矿和烧结矿、球团矿等。大部分矿石都不能达到冶炼对炉料的要求直接入,因此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铁矿石企业生产线的主要作流程包括采、选和造块等基本环节。块矿是可以直接入炉的高品位矿,粉矿和精矿需人工造块后才能投入高炉,其中,粉矿是生产烧结矿的主要原料,精矿是生产球团矿的主要原料。基于现货市场的需求,铁矿石期货交易标的物选择为粉矿。

  我国铁矿石储量高,但元素低,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4%,较世界平均品位低14%,巴西平均品位53%、澳大利亚平均品位44%,四大矿山平均品位56% 。从铁元素储量上看,澳洲、巴西两国占到了世界铁矿储量的30%、15%,而中国只占到8%左右,世界铁矿行业呈现了非常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分别是位于巴西的VALE、澳洲的RIO、BHP和FMG,四大矿山年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中国铁精粉产能大约4.75亿吨,2/3为私营矿,河北、辽宁最大,其次为内蒙、四川、山西。中国铁矿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矿山规模偏小,大型矿床仅占矿产地的5%,大型矿山不足矿山数的1%,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少,利用难度大,成本较高,97%以上是难直接利用的贫矿。

  市场上分析铁矿的几点方向

  一、成本因素

  铁矿石成本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如矿山开采设备价格、人工成本、开采所需水、电价格、相关税费、以及海运费用等均会影响铁矿石到岸成本,从而对矿石市场价格造成影响。

  二、政策因素

  铁矿石是国际大宗贸易商品,其价格受各种政策因素影响,如产地国的进出口政策、进口国关税政策以及消费国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等均会对铁矿石价格造成影响。

  三、产量变化

  铁矿石的产能及产量的增长与减少对市场价格有影响。矿山企业在生产企业由于设备检修、自然条件等原因造成停产或减产时,铁矿石价格也会相应变化。但在目前铁矿石的寡头垄断格局下,非主流矿以及内矿产量受价格影响相对较大。

  四、下游需求变化

  铁矿石的市场价格同样也会随着下游需求的变化而波动,下游消费量增长而供应不足时将会使市场价格上升,下游消费减弱而上游供应充足时市场价格将下降。

  五、替代产品价格

  当铁矿石市场价格较高而替代产品如废钢价格相对较低时,会影响价格走低。工艺流程来看,废钢和铁矿石同是最终钢铁产品中铁元素的来源。长流程转炉炼钢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煤、石灰石跟少量废钢,而短流程的主要原料则是废钢和少量生铁。因此,废钢是唯一能够替代铁矿石的原料。一吨废钢可炼钢约0.8吨,节约铁矿石2至3吨,节约焦炭(204353.00,2.66%)1吨,并分别降低废气、废水和废渣排放86%、76%和97%。理论上,短流程比长流程炼钢成本要高300-500元/吨,但价差过大或者过低时,便会发生相应的替代作用。

  六、产品库存变化

  库存的变化也会影响铁矿石的市场价格,如地区库存量升高,贸易商愿意出货,价格会走低;地区库存量不足,贸易商囤货,将推动价格走高。

  日常研究中的几类高频数据

  一、供应分析到港和发货

  目前我们在铁矿的供应高频数据里较经常用到的是澳巴周度发货量以及北方六港的到港量数据.由于澳巴中途的运输时间不一致,澳洲1-2周左右,巴西3-4周,所以我们在做到港预测时难度较大,但可以看到未来一段时间的供应趋势。但我们更喜欢直接用到港量的数据,从图2里的月均发货量平均值可以看到到港量在3月、5月、7月、10月、11月会是一个相对高点,在这几个月份里港口铁矿的供应压力相对较大,但也会出现偶尔的反季节性,取决于天气、码头检修量、矿山发货节奏等。

  二、需求分析高炉开工、钢厂日耗、疏港量

  铁矿石的唯一下游便是入高炉成铁水,所以分析高炉开工率或者说产能利用率便可一定程度上了解铁矿的总体需求情况,但更细致的需求分析需要看每周的块矿、烧结矿、球团矿的配比变化。从图5里可以大致分析出一个结论,开工率的提升带来铁矿需求的回升,从而拉动铁矿石价格的上行,开工率的回落,铁矿石价格跟随回落,但时间节奏上存在领先或者滞后。

  入炉的铁矿石中,烧结矿的配比平均在75%,所以对于烧结矿的日耗水平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矿粉的需求,但也需要结合钢厂自身的进口烧结矿库存以及对后市的判断来综合分析。比如2017年3月16日到6月14日,铁矿石价格从730下跌到412元/吨,进口矿烧结粉矿的日耗从63.54万吨/天一路上行至73.08万吨/天,钢厂的进口矿烧结粉矿总库存从1986万吨/天一路下滑至1739万吨/天,库销比从31.26一路下滑至23.8。从数据上理解,似乎不应该有这一段大跌,因为日耗走高,库存下行,但实际上的情况是钢厂对于后市的矿价并不看好,所以一方面抛售部分自有矿,另外在生产方面,钢厂加大生产力度,积极消耗铁矿石转化为成材来兑现利润。而从6-9月,铁矿石价格涨幅50%,但日耗是小幅下行,烧结矿库存小幅上升,对应的是钢厂对后期矿价较为看好而带来的补库操作。从11月至今,铁矿石价格上涨23%,对应的是日耗小幅回落,钢厂库存明显回升,背后的逻辑是在采暖季限产背景下,矿石日耗下行,钢厂、矿贸商在积极备货(钢厂对铁矿的整个采购周期大概在2个半月)。所以,对铁矿石而言,从日耗的数据角度看,需要进一步分析钢厂的库存管理态度。

  疏港是指集装箱(或者其他货物),当从船上卸下来之后,货主或者堆场从码头堆场将货物用拖车运出码头的这一过程。日常也用来比喻港口内堆场或码头堆场堆存的货物,通过交通工具,由水路或陆路等方式运输出港,达到减少港口内存货的目的。所以可以简单理解下,疏港量高,代表的是货运转好,也就是需求在转好。打个最简单的比喻就是汽车客运站,春节因为人流大需求好,疏客量就会快速上升,淡季时,疏客量会明显下滑。当然也需要结合钢厂对库存的管理态度来综合判断。比如今年3-6月铁矿价格下行,疏港量便是逐月上升,10月-11月底,矿价上行,疏港亦是上升,12月初至今,矿价下行,疏港下行。当然,疏港还需要考虑疏港道路是否限载。

  三、库存分析厂内和中高品粉占比

  对钢厂而言,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状况给原料做一定的库存,一部分属于在港口,一部分在厂内,还有一部分为海漂货。我们每周五的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天数数据已经包括了这三部分库存,但比如内陆钢厂,由于地域和运输原因,厂内库存在40-60天不等,沿海钢厂的厂内库存使用天数相对较低,最低的3-5天,最高的也可以升至30天左右或以上,所以,我们监测厂内库存的数据看重的是样本的一致性,否则数据便体现不出真实的库存水平变化。另外,由于每家钢厂都会有一个库存天数的波动区间,比如从15-30天的波动区间,那么便会存在低了补库高了去库的操作,也便会对矿价造成一轮上涨或者下跌的趋势。这与上面所讲的日耗的概念相近。

  对于港口的铁矿石库存而言,存在三部分的货权,一部分为矿贸商,一部分为钢厂矿,还有一部分为矿山,还有部分“僵尸矿”(行业人士调研结论为库存总量的8%)。每周五上午钢联公布的港口库存数据里便同时公布了港口贸易矿的总量,比如上周五公布的45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45亿吨,贸易矿为5656万吨,占比39%。但目前钢厂倾向于中高品澳粉与巴西中高品粉矿,这两部分大概占据30%港存量,所以在钢厂对矿种配比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之前,对盘面期价压力并不大。

  四、远期美元货的溢价

  这部分涉及到进口矿的几种定价方式,对于堆放在港口的进口矿来说,通常都是现款现货进行交易,依据双方合作关系的不同,可能是全款后交货,可能是定金,可能是交货后付清。

  如果采购期货、海漂货,定价就相对复杂,目前普遍有两种方式,固定价采购与指数定价(指数+溢价)。其中,固定价即买卖双方约定一个固定价格,并在合同里约定,如果出现品位偏差进行适当补偿的方法,这种交易一般出现在价格平稳,或者价格较低时,目前三大主要平台北矿所、Global Ore和矿山招标里,多以固定价竞标成交,部分矿山与钢厂之间的长协价也以固定价居多,如果是港口保税区的货物,也一般按固定价成交。指数定价即双方约定一个时间范围(QT,quoted period),按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指数计价,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装船当月的平均指数,其二是到港前后若干天的平均指数(NOR定价,notice on arrival,到达卸港日),此种定价方式在价格波动不定时应用较多,可有效避免较大亏损,也可以避免船期延迟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但也减少了赢利空间。约定的指数可以是普氏62、普氏58、MB、TSI等,大多以普氏指数计价,溢价就是在这基础上加上或减去相应数值。每个矿山的定价大同小异,一般为普氏62指数补齐铁品位再上一个溢价。比如某种矿铁含量63.5%,就为62指数+(63.5-62)*VIU,VIU即每百分度铁的价格,普氏报告上也有公布。溢价既与市场有关,也与矿的种类有关,例如,块矿的溢价和球团的溢价各有不同。块矿溢价的单位是采取DMTU(干公吨每单位),因此溢价计算需要换算成公吨,举例说明,假设铁矿石钢铁指数62%的价格为55.5,块矿溢价为0.12干公吨每单位,那么块矿计算价格方法55.5+0.12*62,也就等于每吨$62.94。溢价的上涨和下跌会侧面反映出对应矿粉的需求。

  五、现阶段钢厂的烧结矿粉配比

  中国总体而言,烧结矿在炉料中是占有主导地位,一般在70%~85%,球团矿配比在10%~15%,天然块矿在10%以下。部分企业如八一、韶钢、重钢等企业的球团矿配比在30%~60%,欧洲钢厂球团矿比例很高,一般为35%--70%,个别的达到了90--100%。

  以2017年为例,烧结矿入炉配比于2月8日见顶,铁矿期价于3月18日见顶;5月4日烧结矿入炉配比见底,6月10日矿价见底;7月13日烧结矿入炉配比见顶,9月2日矿价见顶;11月8日烧结矿入炉配比见底,矿价提前见底回升,配比回升后,矿价加速上涨。但也出现过一次例外,2016年9月7日,烧结矿入炉配比见顶,但矿价确在2个月之内上涨50%,我们认为此段行情的上涨主因在于焦炭价格的大幅上涨(将近100%),钢厂为了降低焦炭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不断提高铁矿石的入炉品位(入炉品位每增加1%,焦比下降2%,铁水产量增加3%)。

  六、基差

  现货标的我们一般选取澳洲PB粉矿,含铁量61.5%,由于铁矿石含有一定的自然水,所以港口公布的价格为湿吨车板价,盘面为62%品位铁矿干基含税价格,折算盘面价格时我们一方面要除水得到干吨价,另外需要把品位从61.5%换算成62%。根据交易所的标准(含铁量位于60%-62%,每降低0.1%,扣价1.5,62%-65%,升高0.1,升价1,港口矿含水量8%),由此折算盘面价格公示为:现货价格/(1-水分)+(62-现货品味)*15。基差过大,不利于期价下跌,基差过小,不利于期价上涨。铁矿石的基差最大值为165元/吨,最小值-40元/吨,3/4中位数75,平均数57。

  七、汇率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在90%左右,其中有63%左右来自澳大利亚,20%左右来自巴西,第三大进口国为南非,占比5%以下,所以澳洲、巴西两国的汇率变化对铁矿的价格影响较大,其中,澳元的影响最大。然而当前世界上铁矿石的定价是以美元为基础,澳洲三大巨头为首的铁矿石生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收入是以美元计算的,成本却是按照澳元计算(在铁矿开采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支出,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设备的购置以及工人收入的发放)。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澳元的贬值将使得铁矿石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所下降,成本水平的下降将会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鼓励矿企进行进一步的产能扩张,最终导致供给增加,价格下行,所以,如果美元一直升值则对应着澳元的贬值,将有助于商品的出口,国际铁矿石供给也随之走高,那么铁矿石的价格会继续下降。

  人民币升值将会使得我国进口企业购买能力上升,对于商品的进口量将有所提振。从铁矿角度来看,进口矿的增加将导致我国铁矿供给上升,在需求增幅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商品价格同供需的关系,进口铁矿的价格将会有所下降。人民币如果贬值会对以人民币计价的铁矿石价格会形成支撑(港口现货),对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价格会形成压力。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澳元的币值同铁矿石的价格成正相关性,而人民币的币值则同铁矿的价格成负相关性,但由于澳洲并不是主要的铁矿需求国家,澳元汇率的下降会对澳洲出口贸易有提振作用,而澳洲对中国贸易中,矿产是主要贸易,尽管铁矿的出口增加理论上会导致澳洲国内铁矿价格上升,但由于澳洲对于铁矿的需求较少,因此对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并无太大影响。

  八、贸易商集中度

  现在贸易商不像前几年2012年以前每个港口都有几十家、上百家的贸易商。现在贸易商集中度大大提高了,大的贸易商应该说超过两千万吨的量也就十家左右,他们对市场的看法,以及他们的集中度对市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还是比较关注港存的贸易集中度。像有PB粉的贸易商,前三家基本上占到市场供应的40%~50%的比例,这种情况市场如果跟贸易商的预期一致往往变化会比较快。

  九、钢厂利润

  钢材(395935.000.89%)的利润高低,对于钢厂的用矿结构影响非常大。熊市时,钢厂为降低亏损,会尽量缩减产量,其中降低入炉铁品位便是一种方式,反之,利润好时,尽量提高入炉的铁品位含量。由于今年钢厂利润非常可观,绝大多数钢厂基本上只用主流矿,导致非主流的库存占70%港口库存,基本上是不参与到流通里面的,但如果钢厂的利润开始变差了,钢材销售开始滞销,不需要这么高产能的时候,这部分70%的库存量是会进入到有效的供给当中的,铁矿的价格便会产生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