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9-11-20 │ 点击数:
“在多因素的推动影响下,铁矿石议价权将逐步向中国倾斜。”王静分析认为,中国铁矿石进口进入递减周期、可替代铁矿石的废钢资源供应量不断增加、中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都将推动铁矿石议价权的平衡发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但由于上游铁矿石供给高度集中,且中国钢铁产能较为分散,在铁矿石贸易中,中国长期缺乏与消费地位相匹配的定价权。
目前,中国钢厂进口的半数以上铁矿石是长协矿。长协矿从2010年开始使用指数定价。由于普氏在2008年已进入铁矿石市场,而同期未有中国公司进入指数定价的咨询行业,国外矿山在铁矿石行业推行以普氏指数为长协定价依据的政策。“普氏指数是以小样本决定大部分供货商的价格定制,导致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具有不合理性。由于铁矿石价格跟随钢材价格变化,钢铁行业常常处于增收不增利的被动局面。”王静表示,定价权的缺失导致产业链利润向上游倾斜。
行业环境正在改变。尽管中国仍处于全球铁矿石最大进口国地位,但自2018年以来,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态势出现变化。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10.64亿吨,同比下降1%。2019年,铁矿石进口量延续下降趋势,前10个月进口铁矿石8.77亿吨,同比下降1.6%。
王静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在转换,工业化和城镇化正进入中后期,单位GDP钢材消费强度明显下降,钢材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弧顶阶段,且中长期看是趋于下降的,由此会导致原料需求量的下降。
同时,可替代铁矿石的废钢资源在逐步增长。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废钢资源总产生量在2.2亿吨左右,同比增加2000万吨。2019年,中国废钢总量预计为2.5亿吨,同比增加3000多万吨。到2030年,社会废钢资源产生量将达到3.2-3.5亿吨。
钢材总需求趋缓以及废钢供给量的逐年增加将使得中国铁矿石需求减少。全球铁矿石市场正逐步向买方市场过渡,为铁矿石人民币计价提供了条件。
10月11日,力拓矿业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与山东港口集团日照港签署合作协议,并完成两笔共计1100万元的大宗商品现货贸易人民币业务。力拓矿业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是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在世博地区注册的一家企业,上述协议的签署也是力拓与中国钢铁企业签署的首份以人民币计价的供应合同。
早在2017年,巴西矿企淡水河谷就与中国钢企开启了铁矿石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常态化。
近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呼吁,建立铁矿石供需双方认可的、能够满足上下游共同利益的良性合作关系。对此,几大国际矿商积极回应。必和必拓方面表示,支持多种铁矿石价格指数良性竞争、混合定价。铁矿石议价权已经开始向中国倾斜。FMG方面也表示,支持准确反映铁矿石供求关系能为行业提供确定性的定价机制。
与此同时,中国铁矿石期货定价国际影响力逐渐上升。中国铁矿石期货自2018年5月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以来,境外客户交投规模快速增长,市场结构进一步完善,价格影响力持续增强。截至今年10月底,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72个境外客户在大商所开户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其中,111个境外客户参与交易,47家境外经纪机构完成委托业务备案。随着中国铁矿石期货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合理,铁矿石境内外价格相关性不断提升,有利于现货市场参照期货价格进行定价和结算,优化铁矿石贸易定价机制。